首页 助孕问题咨询

胎位不正怎么办?造成胎位不正的原因是什么?

2018-05-14 本文已影响 683人  未知

在怀孕8个月之前,胎位不正是颇为常见的现象,准妈妈们无须过于担心。随着孕周的增加,多数胎位不正的胎儿会自动转位成正常,胎头在下的产位。在产科的处理方面,一般是以九个月(36周)怀孕仍为胎位不正的,才确定诊断。当准妈妈在怀孕九个月时确诊为胎位不正的,就必须与医师讨论采用何种分娩方式作为最佳的选择。

什么是胎位不正

胎位,通俗地说就是指胎儿在子宫内的位置。正常的胎位应该是胎头俯曲,枕骨在前,分娩时头部最先伸入骨盆,医学上称之为“头先露”。这种胎位在分娩时一般比较顺利。

而至于那些身体其它部位(如臀、脚、腿部甚至手臂)朝下,这种状况就属于胎位不正。在异常胎位中,臀先露(即臀部朝下)的比例最高。有些胎儿虽然也是头部朝下,但胎头由俯曲变为仰伸或枕骨在后方,广义上说也属于胎位不正。

这些不正常的胎位,等于在孕妇的分娩通道中设置了障碍,因而容易导致产妇难产。

引起胎位不正的原因

一、羊水过多、经产妇腹壁松弛等,使胎儿在宫腔内的活动范围过大。

二、子宫畸形、胎儿畸形、多胎、羊水过少等,使胎儿在宫腔内的活动范围过小。

三、骨盆狭窄、前置胎盘、巨大胎儿等,使胎头衔接受阻。

怀孕30周以后,如果胎儿还是臀位,请您不要过于担心,但此时孕妇应不能硬行伸展腹部。同时可征求医生意见,使身体呈胸膝卧位,通过改变胎儿的重心增加胎儿转为头位的机会。胸膝卧位:在床上进行,做时解开腹带,使腹部不受束缚并排空小便。胸部贴在床上,双膝及小腿也贴在床上,两腿分开,小腿与大腿呈90度直角,从5分钟开始,逐步加长至10-15分钟,每天早上各做1次,做完后静静地侧着身子躺在床上休息。

各种胎位不正的介绍

一、单臀位(单纯的只有屁股先出)

婴儿的身体在臀部折成两半似的,双脚举到头顶上。生产时,由臀部先出来,这种生产方式是臀产中最安全的,因为只要子宫口开的够大,足够让臀部出来,那么就不必担心头部出不来了。

二、复臀位(屁股与脚一起先出来)

婴儿有如呈盘腿坐的状态,屁股和单脚一起先出来。虽然这也属于安全的生产方式,但有时只有一脚先出来,就是下面介绍的不全足位。

三、全足位(两脚先出)

这种生产方式比起前者,脐带更容易脱出,加速婴儿血液循环的恶化,是胎位不正之中最难生产的类型。

四、不全足位(只有一脚先出)

这种形态与前两种状态不同的是,容易提早破水,也因此脐带有时会从子宫口脱出。

一旦发生这种情况,子宫壁与婴儿之间的脐带受压迫,将危及胎儿的生命。而且,这种生产方式即使屁股已先出,但子宫口无法全开,致使婴儿头夹在子宫口不易出来,即可能造成难产。

胎位不正怎么办

在产科的处理方面是以九个月(36周)怀孕仍为胎位不正时,就表示诊断确定,但仍有极少数多产妇在临盆前仍有胎位改变的机会,然而一般而言,在妊娠32—34周还是胎位不正——“臀位”时就应该决定(一)实行人工外转胎位法;(二)自然臀位生产;(三)直接剖腹产。

执行人工外转胎位时,通常会给予子宫放松的药物,以有经验的医师执行时约有六成的成功率,但是若曾经有前次剖腹产之孕妇则不建议执行外转胎位术,此外,羊水量必须适中、最好胎儿的背部在两侧、产妇体重适中,而且胎儿之臀部并未进入骨盆深部等条件下才适宜执行外转术。

阴道生产的注意事项

当外转术失败或不适宜执行的胎位不正孕妇,在选择阴道生产时必须注意x光或电脑断层扫描以确定骨盆是否足够通过,同时胎儿体重需在2500至3500克之间,必须特别注意产程不可延长。由于臀部通常比头部要小,所以下降可能较快,但不可以为头部也很容易产出,而认为有过早生产的时机,以免引起产伤或头部在最后生不下来的危机,若有任何产程延长则必须及早剖腹生产。

另外单腿或双腿直立的胎位不正时也不适宜阴道生产,否则脐带过早脱落垂出来引起胎儿缺氧的危机,也会比一般的正常胎位要多很多。此类胎位不正必须随时注意,在破羊膜时要进行阴道检查,确定脐带是否有脱出的情形。

近年来臀位的阴道产,年轻医师的执行经验不多,在执行时必须有资深医师在场协助生产,以确保胎儿的平安,同时臀位产的胎头产钳也必须准备使用。

臀位阴道生产执行不当时有如下的危机:(一)出生时缺氧;(二)脑出血;(三)脊椎受伤;(四)手神经受损;(五)骨折;(六)内脏受伤;(七)口喉部受伤等。

多数妈妈选择剖腹产

过去的十年来各大医院在臀位产渐渐为剖腹产所取代,这是因为多项研究发现,剖腹产胎儿的安全度,高于阴道生产的不确定性。这不全是医师的原因,在孕妇及其家庭对胎儿的关心度及要求零失误的压力下,使得医师及孕妇,共同选择剖腹产。然而,在目前的环境下,个人认为第二胎以上,没有剖腹产的孕妇,在胎儿不大,孕妇本身也没有并发症的情形下,臀位也就是“纯臀位”没有直立腿的情形,在产程正常时,还是可以考虑阴道生产,不过事前与主治医师讨论利弊后再下决定,是最佳之道。

标签:

下一篇 上一篇

猜你喜欢

热点阅读

友情链接: